中国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特征是从兴起到发展迅速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挑战全世界国家的体育赛事产业发展。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体育状况如何?一百年前也就是1920年左右,那时属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是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民国时期的体育总体上也就属于刚刚发展,一些体育思想开始在民众之中流行。
民国初期体育状况较为乐观,因为时局平稳。
民国体育思想以及利生体育用品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各省推荐孙中山为民国临时大总统,此时民国建立。民国建立,那当然是要改革创新了,尤其孙中山是一个走南闯北的世界通,他对于新思想的接受绝对是当时的领先人物。因此一些洋玩意,如“体育”这个词,这个理念就开始在知识分子之间流传。在军政体系里流传着体育强兵、体育强种以及体育强国的理念。一些体育也由此诞生,并且体育一词也在校园之中彻底地流行起来。
在这种蓬勃发展的时期里,体育理念迅速传播,那体育用品需求也将上涨,因此在1921年天津利生体育用品工厂出现。这个厂的创始人是孙润生,他曾是南开中学的教师。在南开中学这种先进的里,体育氛围极好,孙润生也因此而受到了较深的影响。孙润生与一个会些皮匠活的老乡共同制作篮球,当时利生篮球卖得挺火。虽然这个篮球较为简陋,但当时中国根本就没什么本土体育用品制造厂,有得用,并且能用,那就不错了。
1933年南京全运会,1934年华北运动会用的都是利生制造的b6标准篮球。
民国时期的运动会以及体育组织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是在1910(清末)年10月18日至22日举办的。当时名字叫“全国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由于当时国人并没有什么体育专业人士,因此这个运动会是由外国传教士组织,并且所有的体育项目标准都是遵循英国标准。其中有篮球,足球,田径,网球四个项目。
1912年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开了一次小型的田径运动会,运动会结束之后,他们就成立了一个名为“北京体育竞进会”的体育组织,这是当时近代北京最早成立的一个体育组织。不过这个体育组织的发起人仍然是一个外国(美国)人,其名叫侯格兰德。但是没关系,这个体育组织在日后确实是推进了中国的体育发展。
1913年,北京体育竞进会开始举办第一届华北运动会,这个运动会影响巨大,并且连续地举办了11届。1914年,又是北京体育竞进会,他们开始举办第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的项目比第一届时多了两项,即排球和棒球,也就是说有篮球,足球,田径,排球,棒球,网球总共六个项目。这第二届运动会的开幕式可以说是座无虚席,当时的天坛根本就是人挤人。
1924年5月22日到24日是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举办时间。这一届运动会则是由中国人组织的,他们分别是熊希龄、张伯苓等九个人作为委员会。当时华中,华北,华南,华东,华西地区总共19个省份派了参赛队伍,还有一个马尼拉的华侨团队也参赛了。
1924年8月24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不过这个体育协会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搬到台湾了。
民国时期的体育明星王健吾是当时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和田径运动员,并且还是一个体育教育家。王健吾是河北人,当时在华北运动会的跨栏项目夺得头筹,因此有一些名气。他还写了一些书,其中有《篮球的哲学》、《中学体育》。
舒鸿(1895-1964),这人是一个专业体育的人。他在美国的春田学院学习体育专业。他还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的运动会裁判员。舒鸿组织了一个名为“中华运动裁判会”的协会,这是国内第一个裁判协会。并且舒鸿在1924年通过国际考试成为中国首批国际裁判员。1936年,他还是奥运会篮球决赛裁判,也是中国首位在奥运会上执裁篮球赛事的专业裁判。
到了民国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各地七零八碎,不要想发展什么体育了,连吃都是难题。
标签: 中国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特征及挑战?,中国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特征及挑战?